
唐诗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股票配资平台官方版,其优美与深邃令人叹服。唐代诗人数量众多,作品浩如烟海,普通读者熟知的多为《唐诗三百首》,而许多冷门诗人和他们的作品往往鲜为人知。
我是真游泳的猫,一个热爱诗词的人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一位不太出名的晚唐诗人——项斯。项斯之所以流传千古,并非因为他的诗作家喻户晓,而是因为成语“逢人说项”而被后人记住,这也算是意外的名声。
项斯生活在晚唐,生于浙江台州,是台州第一位进士,因此在当地文化上有一定地位。年轻时,他曾得到大诗人张籍的赏识,一度声名鹊起。尽管名气有限,但他留下的诗作仍颇有特色。
例如,他的《送宫人入道》描写宫女入道修行:“愿随仙女董双成,王母前头作伴行……步虚犹作按歌声。”唐代宫廷崇尚道教,宫女入道并不少见,但项斯的诗巧妙刻画了宫女转为道士的“生涩感”,既保留了她们的本性,又展现出超然的观察视角,让人回味无穷。
展开剩余56%项斯的其他诗作也值得一提。像《宿山诗》,禅意悠长:“栗叶重重复翠微,黄昏溪上语人稀……又被钟声催著衣。”通过描写山林夜景,展现出宁静而幽美的意境。《赠别》情感缠绵:“鱼在深泉鸟在云,从来只得影相亲。”《忆朝阳峰前居》描绘自然景致与隐居生活,文字清婉秀丽,让人感受到晚唐诗人独特的幽美风格。总体来看,项斯的诗风典雅,观察细腻,既有景物描写,也有禅意与人情,令人印象深刻。
然而,项斯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。他年轻时曾隐居,后来多次参加科举都落榜。直到会昌三年(843年),他听说国子祭酒杨敬之喜爱提携诗坛后辈,于是带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访杨敬之,希望得到提携。这种拜访在唐代称为“行卷”,颇为常见。
令人意外的是,这次拜访为项斯带来了好运。杨敬之看过他的诗作后大为赞赏,还写下《赠项斯》:“几度见诗诗总好,及观标格过于诗。平生不解藏人善,到处逢人说项斯。”这首诗不仅让项斯声名远扬,也诞生了成语“逢人说项”,意为遇见人就赞扬某人,后人便沿用至今。
在杨敬之的推荐下,项斯在长安名气渐起,次年终于考中进士,实现了科举理想。可惜的是,他的仕途并不顺遂,最终只做了“润州丹徒尉”这样的小官。读史至此,不免让人感叹:“自古怀才不遇,悲剧多有,岂独伤心是项斯。”
总体而言,项斯虽非唐诗名家,但他的诗作幽美别致,他的人生经历也因“逢人说项”而留下千古趣谈,成为晚唐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