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红楼梦》中的贾雨村给许多读者留下了不好的印象:他心狠手辣,恩将仇报,勾结权贵湖北配资开户,甚至背叛黛玉。现在如果用流行的说法来形容贾雨村,可能会是:“流氓不可怕,就怕流氓有文化”。贾雨村的品行如此低劣,反观林如海和林家的背景显赫,为什么会选择他作为黛玉的私人老师呢?
要知道,贾雨村之所以成为林如海的西席,背后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。他曾因贪污被革职,流落在外,正是因为这一点,林如海才聘请了他。作为一个曾在朝廷上混迹的人,林如海不可能不知道贾雨村的过往。既然如此,林如海为什么还要信任他,并让贾雨村教导黛玉呢?
这背后,其实隐藏着林如海的深思熟虑。林家从鼎盛时期到如今逐渐衰败,家族的子孙越来越少,林如海唯一的儿子也在三岁时夭折。家族的连连死损,使得林如海意识到,这不单是自然的灾难,而可能是人为的灾祸。林如海在痛失幼子后,深知林家的传承几乎已断,他唯有将希望寄托在黛玉身上,而她作为唯一的血脉,能否延续生命,成了他极为关注的问题。
展开剩余74%所以,林如海对贾雨村的信任,源于他自己对家族未来的深刻焦虑。林如海虽然身为“前科探花”,才华出众,但他与贾雨村的背景却有着本质的区别。林如海的官职和出身更高贵,他曾是“前科探花”,而贾雨村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进士,二者的品格与气质截然不同。
然而,林如海并没有自己亲自担任黛玉的老师,而是选择了贾雨村,这其中有他的无奈。林如海的君子之风让他在官场上得罪了不少人,而这也是他儿子早逝的原因之一。失去了唯一的儿子,林如海痛苦不已,也因此深感时局的险恶。在这种情况下,他意识到,继续坚持自己的“君子之风”,可能会导致黛玉也无法安稳度过一生。因此,出于对女儿的爱,他决定改变策略,让贾雨村来教黛玉。
林如海和贾雨村的背景差异,也反映了两人的不同人生观和价值观。林如海代表了传统的“君子之风”,他的直率与正直让他在朝廷中饱受打压。而贾雨村则代表了另一种更为圆滑、功利的方式,他对“假”的世界适应得很好。
贾雨村所教的《四书》,虽然是明清时期培养官僚的经典,但也是一种适应社会现实的工具。林如海让黛玉学习这些内容,实际上是想让她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应对那个充满虚伪和权谋的“红楼世界”。
而当贾敏去世后,林如海把黛玉托付给贾雨村,并亲自安排她前往荣国府。这个安排的背后,其实是林如海对女儿生命安全的深深担忧。送黛玉去荣国府,表面上看是去探亲,但实质上,这是林如海为了让她逃避即将来临的危险,所作出的一个深刻而悲痛的决定。
临别时,林如海的叮嘱中充满了无奈与深情,他知道自己可能再也见不到女儿。因此,这段送别,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告别,更像是一种生死诀别的情感流露。林如海的这一番安排,实际上是在为女儿的未来尽可能争取一线生机,同时也显示出他深沉的父爱和责任感。
林如海的一生,正是充满了对家族命运的深刻思考与无尽的牺牲。他把一生的努力都寄托在了唯一的女儿身上,而这份父爱的深重,最终化作了那段感人至深的送别。
这就是林如海的悲剧和伟大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